吸引人才做临港“原住民”——从“拼物业”转向“拼项目 拼资源 拼服务”
2015-05-29 09:58:21
节选自:《浦东时报》2015年5月28日 □文/刘思弘
 
 
    ■导语:浦东开发开放25年来,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这其中,科技孵化器功不可没。截至目前,浦东有各类孵化器近40家,其中市级以上孵化器24家。
 
    随着土地价格水涨船高,优惠政策逐渐取消,传统孵化器对创业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弱。如何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传统孵化器开始从“二房东”转为合作伙伴,一批新型孵化器也陆续涌现。他们已经从过去的“拼物业”转向“拼项目、拼资源、拼服务”,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图:位于临港软件园里的“三创”(创新、创意、创业)人才服务平台

    仅8万人的临港主城区,如何热起来?2012年发布的“临港30条”,吸引了大批创业者,带来了更活跃的创新力。借此机遇,上海临港软件园建成,并以科技孵化器的模式,向创业者敞开大门。这些创新创业者在临港工作、居住,将逐渐成为这里的“原住民”,更促使临港地区走向繁华。
 
  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王,是上海比蒙信息科技公司的一名设计员。按照“临港30条”政策,他的居住证分数可以加20分。这意味着,他可以早3到5年转为上海市户籍。
 
  上海的房价逐年上涨,对许多外地大学生来说都很难承受。不过,小王到临港工作后,就申请了“双限双定房”,现在已经进入购房排队系统。目前,上海市区的房子,外环以内均价达到4万元/平方米,临港地区房价也逼近2万元/平方米。而“双限双定房”针对在临港工作的人员给予优惠价格,均价只有9000元/平方米。“这跟我在老家买房价格差不多。”小王说,“临港租房成本也低,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租金不到1000元,这降低了我的生活成本。如果买个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大概10年就能还上房贷了。”
 
  上海比蒙信息科技公司执行董事陈旗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有70多人,大部分都是外地员工,尽管工作节奏紧张,但至今没有一个离职。一方面,这是由于公司逐步壮大,员工看好未来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这得益于临港人才政策的吸引力。
 
  临港算不算远?上海裕芯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春园认为“一点儿都不远”。他说:“我喜欢乘坐地铁上下班,从世纪大道坐地铁到临港大概要1个半小时,这比我们在张江办公时路程仅仅多了半个小时。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我乘坐的方向正好人少,还可以看看书。”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李智武则是开车上下班,他说:“我从三林到临港也只有1个多小时时间,由于路上不怎么堵车,比去张江上班的时间只多十几分钟。”
 
  “围绕临港的人才优势,软件园对入孵的企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人才服务。”上海临港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港城开发(集团)副总经理赵晓蕾说。比如,“三创”(创新、创意、创业)人才服务平台就坐落在临港软件园里,居住证办理、企业员工社会保险、外国人就业、人才招聘与引进、出入境办理等所有服务都能一站式办理。上海临港软件园还以人为本,举办众多赛事,如环滴水湖跑、极限运动等,激发员工活力,形成特有的临港文化。
 
  为了让更多的创业者留在临港,软件园除了房租优惠、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外,还将加大对创业者的投资力度。赵晓蕾说,软件园今年将推出“1%计划”,即对所有入驻项目至少投资1%的资金。“虽然资金不多,但园区想要通过此举告诉创业者:我们和你们在一起,一起成长。”
 
  “留住人,就是留住了项目,将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城市繁荣。”赵晓蕾表示,临港软件园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和白领入驻,他们在此工作、居住、生活,将成为这里的“原住民”。“说不定下个‘马云’就会在临港诞生。”她说。

图:临港人才政策吸引比蒙公司落户软件园

 

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Harbour City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环湖西一路819号 港城大厦 邮编: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