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文汇报》2015年5月26日 □文/ 唐玮婕
在浦东新区东南角的临港地区,深渊科技研究中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自筹经费研制万米级的载人深渊器“彩虹鱼”号和科考母船“张謇”号,有望让我国的深海科考更进一步,达到全海深载人作业水平。
挥别财政资金的大包大揽,深渊科技研究中心的探索俨然成为民间资本进入前沿科技创新领域的典型案例。上海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陈鸣波说:“我们将对标‘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平台和跨境创新服务体系,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集成,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随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确立,上海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立足自身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领域,前瞻布局一批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和重大战略项目,支持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若干重要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事实上,包括临港在内,张江核心区、紫竹、杨浦、漕河泾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将涌现出来,成为创新要素集聚、综合服务功能强、适宜创新创业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搭建开放式创新公共平台
企业无疑是科技创新的市场主体。据陈鸣波透露,临港积极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激发出它们在创新领域的潜能与带动效应,同时还将规划建设德国工业4.0示范产业园、IC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推动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RFID、CPS等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
同时依托上海超算中心、华为和中移动IDC数据中心,临港地区正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数据中心,形成全球性智能制造资源和智能制造能力的专业服务云池,推动实现信息集成、资源共享。
在产业服务平台方面,集设计、研发、检测、实验、认证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有望让更多创新企业受益,集聚一批工程技术中心、测试认证平台和重点实验室,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开展共性技术攻关、支撑数据资源共享。
因地制宜发挥产业优势
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六大功能区之一,临港地区囊括装备产业区(含物流园区和奉贤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集聚了一大批诸如中航商发、上海电气等先进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和人才上具备独有的优势。
因地制宜,才能在科技创新这片海洋里找到突破点。紧盯着智能机器人、高端数据机床、智能传感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未来的临港划拨给加快发展以“高端制造、自主制造、智能制造”为特色的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特大、重型、超限装备等极限制造能力,实施深远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等重大工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成为引领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
在空间布局上,按照产业集聚、创新融合、功能聚合的原则,这里会推动形成“一核三区”空间格局。其中,“一核”就是在南汇新城打造创新创业示范区。重点是建设“一城一中心”。一城,是打造3.2平方公里的创新城,细分为创智街区、企业公园、活力海滩、蔚蓝内海四大板块,先期启动约1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初步完成资源整合,计划引进一批重点项目、高新团队和专业人才,确保首发项目年内开工,力争用2至3年时间推动创新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中心,就是在南汇新城建设一个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使全球智能制造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最好的科技项目都能在这里实现交流增值。
创新全产业链培育模式
科技创新的加速自然离不开保障机制、政策体系、市场环境。为了鼓励创新,临港正在抓紧建设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孵化器,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实验室、技术交换中心,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基金”的全产业链培育模式。与此同时,一系列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投融资环境计划近期公布,结合临港“双特”政策的优化完善,制定更精准的人才政策,吸引创新人才向临港集聚。
陈鸣波表示,到2025年临港地区将建成基础框架。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和服务输出的创新引擎;基本建成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体系,具备调动全球创新资源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的能力;基本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产业链,打造一批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技术、产品、服务具备全球竞争力;基本形成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人才高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产学研合作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