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浦东时报》2015年8月31日 文/须双双 |
9月初,上海建桥学院、临港实验中学、明珠临港小学、民办沪港学校、方竹幼儿园、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西校区等6所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将在临港开学。自此,这座滩涂上建成的新城,将集聚从幼儿园到大学在内的各类学校19所,其中不乏沪上名校。
“空城”一词,一度是临港的痛。而当越来越多的学校扎根滴水湖畔时,这座海边新城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让更多人充盈着对这座城市未来的期许。
19所各类学校,“落子”方圆60多平方公里的主城区,星星点点,有小有大。尽管有的课堂里学生还不多,但突然间,家长们发现,在天蓝地绿的海边,也有了“学区房”。
“名校”开学
在王超看来,在临港办学,不仅能受惠于浦东“贴心”的扶持政策,也让学校能在原本成熟的教育品牌基础上,实现新的拓展。
8月13日,烈日当空,茉莉路760号,一辆大吊车吊着一个拱形的建筑装饰物缓缓落下,明珠临港小学的大门雏形已现。
校内,棕红色的教学楼花草环绕,30多个教室窗明几净。伫立的钟楼旁,红底白线的环形跑道上洒满夏日的骄阳。9月1日,90余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将在这里聆听人生的第一课。与崭新的校舍一起到位的,还有10名专职教师。
焕然一新的明珠临港小学校园。□实习生 黄日阅/摄
明珠临港小学副校长王超站在大太阳底下,望着即将落成的校舍感慨万千:“事实上,最开始区教育局决定让明珠小学在临港开办学校,让我们‘有些纠结’。”
在王超的电脑里,存放着今年3月份学校建成前的照片:杂草丛生,一片凌乱。但他最大的担心还在于,临港相对市区的偏远让教师们面临着交通、住宿上的压力,更大的困惑是,临港的生源情况如何?明珠的教育理念是否适合这里的孩子?
“这些问题的确让我们很有压力。”王超说。但是,经过前期调研,校方发现,近年来,临港主城区的人口导入速度相对较快,且多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高校教师等,具有携家庭、孩子的特点,对优质教育资源等公共服务有刚性需求,“而且,明珠小学的教育品牌受到社会认可,大家对我们的期望值也很高。”
3月,明珠临港小学启动校舍建设,资金不足成了第一道难题。对此,区教育局决定加大资金支持。在教学体系建设上,明珠临港小学计划以“云智慧”理念,开展远程调研、经验分享等教学活动,并得到了南汇新城镇等方面的支持。
在王超看来,在临港办学,不仅能受惠于浦东发展教育的扶持政策,也让学校能在原本成熟的教育品牌基础上,实现新的拓展。这让他对明珠临港小学在临港的前景更有信心。“四年内,我们还计划依托海事大学、海洋大学、航海博物馆等优势资源,开发海洋文化教育系列课程。”
就在茉莉路的对面,由浦东新区教育局、南汇新城镇人民政府和世外教育集团三方合作办学的公办初级中学——临港实验中学也刚刚完工。此次世外教育集团派出3名干部作为管理团队,组建了11位教师组成的中青年骨干队伍,引进世外的特色课程和实验项目,“严阵以待”迎接新校区开学。
事实上,9月开学季,好几所名校将在临港主城区“开花”。除了新开的明珠临港小学、临港实验中学、民办沪港学校等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外,随着建桥学院正式完成搬迁,1.5万余名师生也将“定居”海边。
前景大好
建学校,打造良好的教育品牌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各方“厚爱”,让临港教育前途光明。更多教师认为,地理位置的“偏一点”,或许只是暂时的问题。
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今年是“老园”新开。去年,由于幼儿园布局调整,滴水湖幼儿园从古棕路搬迁至竹柏路,方便宜浩佳园社区居民子女就近入园。年初,已创建成上海市一级幼儿园的滴水湖幼儿园与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冰厂田幼儿园结对,更名为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
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内,老师带着孩子们学画画。□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供图
园长陈月红还记得,2010年,滴水湖幼儿园刚开园时仅有58名学生,而今年的学生数量已经达到250多名。
暑假期间,幼儿园开办了早教亲子活动,每周二、三、四上午开放一个半小时,吸引了大量家长参加,最多的时候一批有五六十人,远远超过了此前的预计。陈月红只好组织教师调研,将学区内所有适龄孩子的名册列出,根据居委划分批次,以保证活动质量。
搬到竹柏路后,滴水湖幼儿园的招生地段主要面向宜浩佳园。作为配套商品房,这里主要居住着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高学历人才,包括海事大学、海洋大学、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东院等单位员工。随着这些引进人才在临港生活时间的累积,他们中不少人的子女已经到了适学年龄,当地对学前教育的刚需也越来越明显。
陈月红说,五年前滴水湖幼儿园刚开园时,临港主城区仅2个幼儿园,共2个园区,今年,已有3个幼儿园,共5个园区,“仅从规模上看,特别是近两年,发展的节奏很快。”
今年,尽管报名人数远远超过预期,临港实验中学根据教育局学区划分,最终录取了20多名新生,这些孩子将组成临港实验中学的唯一一个班级。
据教导主任邵翔介绍,其实学校一开始是计划招收两个班级的,这样能够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形成良性的对比竞争,更有利于教学。但是根据学区划分,符合就近入学条件的学生最终只有20多名。“不过无论有多少学生,我们都会全心全意地投入教学,我们的教学理念也是不变的。”开学以后,教学楼里底楼有一间作为教室,隔壁的一间则作为所有老师的办公室,方便教学。除此之外,其他配套的美术室、体育馆、食堂等都正常使用。
“建学校,打造良好的教育品牌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邵翔说,临港实验中学计划在第一年里确立符合临港地区生源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他相信,随着临港地区的开发,临港实验中学将留住区域内的生源,并打造出临港实验中学的特色教育品牌。
邵翔的梦,有着现实的考量。
东临大海、北倚浦东、南与嵊泗及大小洋山岛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约70公里的南汇新城镇,即通常所说的临港主城区,在“先有城,后有人”的发展模式下,十多年来已集聚、储备一大批高素质人才。随着人口导入的速度加快,居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度也正在不断增大。
而浦东教育部门对临港的“厚爱”,也让更多教师认为,地理位置的“偏一点”,或许只是暂时的问题。
新区教育局对临港教育的发展思路是,将教育资源配置到位,构建多元素、多层级教育格局,打造教育高地,实现教育兴城,加快临港人气集聚。
去年年底,浦东新区教育局与南汇新城镇政府签署战略协议,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临港辐射。签约仪式上,副区长谢毓敏介绍,目前南汇新城主城区约有常住人口9万,按照“十三五”规划,将有20万至25万人入住。新区政府将采取进一步措施,让浦东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临港这块新城上“开花结果”。
临港管委会社会事业办相关负责人说,临港执行严格的城市居住地区公建配套规范,主城区的学校与住宅小区同步建设,而相对于目前的常住人口,已建成的学校数量已经非常“到位”。因为临港急需人气,而集聚人气的关键,需要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发挥磁场效应。
值得期待
今年,南汇新城镇区域学校约88%符合条件的教师申购到了限价商品房。而不少教师选择到临港来,是因为这里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打造教育高地,必然要引进师资力量。
陈月红回忆起滴水湖幼儿园初开时,寻找老师还有不少难处,但今年的社会招聘上,应聘者达到30多人,录取比例达到1:6。
“一个地区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又能反过来促进这个地区聚集人气。”陈月红说。前不久,在临港工作了5年的她拿到限价商品房。
近年来,新区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完善教师招聘、实施教育人才奖励、解决试点学校教师住房困难等问题的政策,如《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合作办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暂行办法》等,简称“教育六条”,并在临港主城区先行试点。
南汇新城镇为支持教育发展,在区“教育六条”的基础上,出台了成立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教师申请限价商品房优先等扶持政策。根据相关政策,到今年年中,南汇新城镇区域学校约88%符合条件的教师申购到了限价商品房。
“到临港来,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邵翔说,这是他和不少同事愿意来到临港发展的初衷,“目前看来,临港的教育环境良好,整个教育方法体系刚刚崭露头角,在这张白纸上,我们作为先行部队,期望能有所作为。”
2007年,因学校搬迁,就职于海事大学的杨大刚来到临港工作,如今他的女儿即将进入离家不远的海音幼儿园就读,并享受南汇新城镇每年1000元的助学金政策。
杨大刚回顾海事大学在临港8年的“成长”历程。 □实习生 黄日阅/摄
据悉,南汇新城镇从2013年起推出教育惠民政策,从幼儿园至初中的本镇户籍学生每年享受1000元的助学金;考取高中、大学、研究生的本镇户籍学生享受15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升学奖励。
而在生活配套方面上,杨大刚觉得“其实不用去市区,生活所需已经能基本满足了。”
他还记得,2009年,在临港安家的时候,家附近只有一个临时菜场,总共两个摊位,一个卖青菜、一个卖猪肉。而现在,临港不仅有了正规菜市场、大型连锁超市、临港自贸进口食品中心等,电影院、帆船项目等娱乐设施也“应有尽有”。
“对于学生来说,临港虽然远离市区,但也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据杨大刚介绍,海事大学、海洋大学等高校坐享毗邻自贸区、洋山港、重装备产业区的地理优势,与不少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学生能进入企业实习。
杨大刚说,曾经有一个海事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去复旦攻读硕士后,又回到临港就业,“这肯定不是个例。”
“再见康桥,你好临港”,今年6月,建桥学院的不少新老师生被这样一条微信“刷屏”了。自2013年7月11日建桩,建桥学院前后用了2年多的时间搬到了临港。建桥学院校长办公室的小周介绍,搬迁新校址后,建桥学院要“再度起航”,计划建立研究生点,并以“高水平、应用型、国际化”作为教学目标。
暑假期间,建桥学院将老校区的“一草一木”搬到了临港,包括与师生们很有感情的紫藤花架、银杏树和宿舍里的一万多张床。新校区最大的变化,是从原先的480亩变成了1000多亩,大了一倍以上。据悉,南汇新城镇还特意为建桥学院调整了多条公交路线,方便师生出行。
“蓝天白云红顶房,这便是属于我们临港校区的独特风景。”8月12日,建桥学院新闻系的微信号又推出一条消息,展示新校区风采:柏油马路纵横交错,老校区标志雕塑“雷锋像”已放置在新校区的欧式大礼堂前。
一名王同学在消息下留言:“真真是棒极了,好期待!”